English

请让我来帮助你

走出困境重新上岗
1998-11-18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下岗是人生的一种挑战。走出困境,重新上岗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爱心与帮助。山城重庆更多地运用政府这只手,建立全市的劳务市场信息网,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利用优惠条件,让私营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大连市则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源,使再就业更加方便快捷。

重庆

山城重庆40万人下岗,实施再就业,职工如何看待,政府又怎样面对?重新就业,寻找机会哪里去?生活困难急于上岗,怎么办?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目前再就业状况严峻。截止去年底,全市每6个职工中就有一人下岗,加上继续被分流的富余人员、城镇失业人员以及新增劳动力,这一切使得重庆市的就业部门更加艰巨。面对难题,重庆市该如何解决呢?请看发生在渝中区劳动局的一幕:

重庆市下岗女工黄光碧:我是特制玻璃仪器厂的,下岗证从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没办好。

这位失去丈夫的下岗女工说,1992年3月,她所在的重庆市特制玻璃仪器厂就停产,因为她们企业被兼并一事一直没搞好,厂里大部分职工每月只有48元的生活费。

殷渝琴:你把你的家庭电话留下来,回头我找一下唐科长,我们给你一个很好的答复,像你的情况怎么解决,我还得按市政府的文件规定办。

对于身为渝中区劳动局副局长的殷渝琴来说,分管就业工作后,类似这样的事几乎天天发生。登记失业的,要求就业的,总有人来找他。

那时候,她的工作和现在没有两样,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的渝中区,企业职工总数12.34万人当中,就有近5万人下岗,虽说已经有1/3的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但压力却是越来越大。今年初,她偶然听说一家医院病房需要护理工,便马上想到,这也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机会,于是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办起了护理培训班,31名学员后来顺利结业。

对工作已经不再挑剔的下岗职工,面对的却并非是鲜花和微笑。在5月底接受采访时,当时的31名学员中,除一名男职工外,其余的早已再度下岗。5月27日,我们在重庆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见到第一天来这里上班的刘亚琴,就是当时再度下岗的护理班的一员。

重新找到工作的刘亚琴,提起那家医院就一肚子的不理解。

她说,我们一天24小时(工作)30块,30块钱他们跟我们对开,我上班24小时才15块钱,除了吃的用的,没剩多少钱。

在培训刘亚琴她们做护理工时,渝中区的殷局长和有关部门曾做过很大的努力,但让殷局长她们伤脑筋的是,政府想尽千方百计,下岗职工也在不断更新观念,然而个别招用下岗职工的单位却无端地歧视、贬低下岗职工,致使再就业工程无形中又增加了难度。

重庆市市长蒲海清说,大家都必须重视这个问题,使我们全社会都认识到,实施再就业是个社会工程,全社会来支持,不是国家单独的事,也不是某一家某一户的事,也不是下岗职工自己的事,是要从领导,要从再就业职工自身,要从整个全社会这三个方面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来抓这个工作。

蒲市长的一席话表明了市政府在实施再就业工程时的统一认识和思路。目前,在重庆市自上而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再就业,大家由原来的对下岗职工避之不及变为热心辅助,能为下岗职工分忧解愁的举动也开始成为一种时尚。有护理知识的刘亚琴终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400元的收入加上同事们之间都互相尊重,刘亚琴说她现在很满意。

在重庆市采访的十多天里,我们所到之处,不管是政府为下岗职工开设的灯光夜市里,还是在举办的招聘会上,当地政府面对压力仍然充满信心。

重庆市渝中区区长刘隆铸认为,一个是培训教育,一个就是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再有就是我们采取最低的生活保障,对没有就业的部分困难的职工或者是职工家庭、家属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重庆市各级政府在鼓励、引导、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同时,利用减免一些费用的优惠条件,让私营业主吸纳下岗职工就业,也是其中的措施之一。5月26日上午9点,渝中区七星岗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里已经座无虚席,近300名即将上岗的司售人员都是清一色的下岗职工。

参加应聘的下岗职工充满信心,而这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也同样表示满意。

重庆市互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凡跃告诉记者,因为下岗职工比较成熟,他们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呆了很长时间,或者受过专门的训练,或者有一定的长处,使用他们比较方便。

把怀揣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看成是财富的远不止这一位私营业主,重庆市不少私营企业逐渐认识到下岗职工的价值而表示愿意接受。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一改以往买主找不到卖主的局面,减少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不少环节。5月29日上午,涪陵劳务市场再次举办招聘会,在楼下我们结识的谭万华恰好是赶来找工作的。

1994年下岗的谭万华说,这几年他没少找工作,但往往是不知道信息而处处碰壁。今天在2楼劳务市场的大型电子屏上,他很快发现了一家录用电焊工的单位。

从事过焊工并没有资格证的谭万华经过考虑觉得还是再找找看,出乎他意料的是一家铝业集团也在招工,刚好与他原来从事的轧钢有相同之处。谭万华与用工单位一拍即合,顺利签定了合同。接下来,他将依据招工程序,一周之内办理相关的劳保、医疗保险等手续,然后上班。

重庆市涪陵区劳动局局长张灵介绍说,我们现在那套设备是比较先进的,我们各个单位、各个企业的用工信息,通过我们的屏幕都能反映出来。

像涪陵区这种一目了然的用工信息,重庆市已经从6月29日开始在全市的劳动市场中实现了联网,求职者通过任何一台电脑,可以查询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政府为方便下岗职工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大连

到目前为止,大连市劳动局建立起了15个综合性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区域性综合市场、22个专业性职业介绍机构和213个街道、乡镇职业介绍所。1994年以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达到了10万多人,也就是说,每两个求职者中有一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的。

大连市劳动局副局长何来生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要进入市场,社会上各个企业需要用的人和职工个人需要求的职都要在市场上进行,这两年再就业力度加大以后,我们尽量多建些市场,让他们在一种合法的、比较好的环境里尽早就业。

劳动力市场让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很快找到了工作,但是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生活困难又急于上岗的下岗职工来说,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相对会弱一些,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实现再就业呢?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下过几次岗的刘仁萍来到八一路劳动力市场找工作。

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刘仁萍决定向即时服务所求助,因为从今年开始,大连市劳动局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行了即时服务,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有就业愿望的下岗职工只要不挑不拣,保证在48小时之内实现再就业。

就在刘仁萍为找工作而忙碌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却在为帮助别人找工作而忙碌着。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适合下岗职工从事的岗位信息,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市的大街小巷。

也许是由于信息队的早出晚归,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路才变得不太漫长。3天后,第二次见到刘仁萍已经是在她新的工作单位了。

能够在两天内就业是刘仁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充足的岗位信息。为了让下岗职工尽早就业,信息队分片包干,每组一天至少要跑6个单位,一个月是200个单位,并保证每个小组提供的岗位,每月能使20个人上岗。

信息队的很多工作人员曾经是大连市的下岗职工,相同的经历,增加了他们为下岗职工服务的责任心,压力变成了动力,进而转化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岗位。

大连市劳动局即时服务工作人员刘健介绍说,每天把空位收上来以后,4点钟到再就业综合部,输入电脑、媒体、电话信息台。

在大连,通过即时服务上岗的远不止刘仁萍一人,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职工,全部是通过即时服务就业的。

即时服务提供的大多数是短期的、流动性的就业岗位,它的目的是保证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及时找到工作,早日解决生计问题。目前大连市已形成了8个即时服务所。

据大连市劳动局副局长何来生介绍,我们还是按照市场的行为对不同层次的求职对象进行市场上的安排。比如说,即时服务主要是针对经济较困难的、年龄比较大的、急需就业、急需解决家庭生活问题的,这为我们起了一个兜底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主要是,还有时间、还有能力,他们还是有条件再选择自己的岗位。所以,按照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市场,基本上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人员的求职要求。

大连市副市长王承敏说,大连市努力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它们一方面为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市场的机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下岗失业人员迅速地找到工作、就业岗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现在看,一个比较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整个就业机制转换,使就业可以变成一个比较现实的、方便的事情。

大连市政府在要求下岗职工转变观念的同时,自己也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由过去下达计划对就业实行安置过渡到现在建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源。台前走到幕后,受益的当然是广大职工,这一切好的做法的背后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经济的发展、岗位的增加。

中央电视台供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